摘要
社會企業在本質上乃一混合的概念思惟,源自迥異的學術傳統,例如: 管理科學與社會科學。儘管社企有著多樣性的發展,且不同領域在論述思潮與詞彙上皆有差異,隨著社企的日益普及,實有建構不同領域之間知識橋樑的必要。 本文透過課程資料探勘,進行整體場域的資訊蒐集調查,為台灣教學現場進行分析,理解在不同的學術傳統下,社企如何被解讀討論,並以數據分析以及視覺化技術,探窺其概念論述的教學樣貌,期許有助於後續知識體系以及新的理論建構。
本文以105學年度台灣各大專院校社企相關課程計畫為觀察基礎,計有84堂課跨27所大學以及21個學院,顯示出社企議題獲得跨領域科系重視的特殊趨勢。透過課程文選閱讀的資料探勘 (以詞頻、詞雲、關聯分析、集群分析等文本分析工具) 作者有下列發現:不同的學科領域,包括社會科學、商業管理、與其他三大領域,被選擇討論的社企關鍵概念,根據統計數據的強度,基本上相似,然而在概念論述有聚焦上的差異。根據關連以及集群分析,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業概念究竟應被視為一體兩面,或是各有獨特不同意涵,在不同學科領域,具有不同的解讀。研究發現商管領域將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業視為相似的意涵,然而社科領域卻將兩者視為不同的意涵。此外,就教材選擇的來源,不同領域間則有異有同。本文最後提出研究樣本限制,並提供後續可延伸發展的相關研究議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