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版品

出版品

社會企業專刊—「從對立到合作:文化商品生成中的社會創業」

  • 期數:第20卷 / 第1期
  • 全文下載:796.08KB
  • 發布時間:102 年 02 月 21 日
  • 列印

蔡敦浩  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

劉育忠  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
洪榮志  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生
 
 
摘要
過去十年探討社會創業、社區創業如何促進區域發展的相關研究,已經有明顯的成長(Hemingway, 2005; Peredo & Chrisman, 2006)。Cornwall(1998)更認為,在社區發展的過程中,創業通常被視為透過新公司、新產業和社區的動員來解決問題,讓區域或城市再度回歸成長與繁榮。近年來文化產業對在地經濟驚人的貢獻,使得許多學者開始注意這個趨勢。站在社會參與的立場,從傳統文化生成為各種文化商品,在本質上就是社會創業的歷程。問題是,無論社會創業或文化商品的相關研究,幾乎都以人類為主的英雄視野及以經濟層面為主的論述,相對忽略非人(non-human)部分的在地傳統文化之重要性,也往往看不到創業行動層面中,動態的細微之處。
有鑑於此,本研究以行動者網絡理論(Actor-Network Theory,簡稱ANT),探索三百多年前即出現在台灣安平地區的劍獅,如何從原本只是安平居民住家門牆上的辟邪物,發展成為各式各樣的文化商品與文化活動,並帶動安平經濟發展的社會創業歷程,希望可以更加均衡地將人類與傳統文化都納入同等重要的位置,並進一步理解社會創業的本質及文化商品如何生成。
透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,本研究發現,文化商品的生成,不僅傳統文化本身也是具有競爭力的行動體(actant),同時還會出現多種集體位移,包括:消弭對立的位移、身分認同與利益的位移及權力的位移。換言之,從傳統文化到文化商品的社會創業歷程,就是行動者從對立到合作集體位移的結果。

回列表

檢索刊物